一列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指官位一级。
▶ 《吕氏春秋‧诚廉》: “ 武王 即位, 观 周 德, 则使叔 旦 就胶鬲于次 四内 , 而与之盟曰: ‘加富三等, 就官一列。 ’”
2. 犹言一为陈述。
▶ 汉 王褒 《九怀》: “余深愍兮惨怛, 愿一列兮无从。”
3. 表数量。 用于成行列者。
▶ 《国语‧周语中》“陈其鼎俎” 三国 吴 韦昭 注: “俎设于左, 牛豕为一列, 鱼腊肠胃为一列。”
▶ 《宋书‧乐志一》: “自天子至士, 降杀以两, 两者, 减其二列尔, 预 以为一列又减二人, 至士止馀四人, 岂复成乐?”
▶ 《新唐书‧李晟传》: “有诏赐第 永崇里 、 泾阳 上田、 延平门 之林园, 女乐一列。”
▶ 《朱子语类》卷八九: “今不异庙, 只共一堂, 排作一列, 以西为上。”如: 一列火车。
- 一 yí见‘一’(yī)。◆ 一yī一1①数目,最小的正整数。参看〖数字〗...
- 列 liè ㄌㄧㄝˋ1)排成一行:罗~。行(háng)~。队~。~岛。2)...
- 一切诸佛 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 ▶ 《华严经》卷十八: “令一切众生得无量寿, 恭敬供养一切诸佛。” ▶ 《无量寿经》卷下: “说是语已, 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 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 一则一, 二则二 同“一是一, 二是二”。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摺: “则要你一则一, 二则二。” ▶ 《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 赵氏 当初……见过刑厅夹那 伍圣道 、 邵强仁 的利害, 恐怕当真夹起来, 就便一则一, 二则二, 说得真真切切的。”
- 一切经 佛教经书的总称, 又叫大藏经, 简称藏经、佛藏、释藏。 ▶ 《隋书‧经籍志四》: “ 开皇 元年 高祖 普诏天下, 任听出家, 仍令计口出钱, 营造经像。 而京师及 并州 、 相州 、 洛州 等诸大都邑之处, 并官写一切经, 置于寺内;而又别写, 藏于 秘阁 。” ▶ 唐 玄应 著有《一切经音义》, 其后 慧琳 诸人尚有续作。
- 一则一,二则二 1 一则一,二则二(一則一,二則二)1.1 词语解释1.2 成语解释1.3 引用及链接 一则一,二则二(一則一,二則二)拼音:yī zé yī ,èr zé èr 注音:ㄧ ㄗㄜˊ ㄧ ,ㄦˋ ㄗㄜˊ ㄦˋ 词语解释同“ 一是一,二是二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赵氏 当初……见过刑厅夹那 伍圣道 、 邵强仁 的利害,恐怕当真夹起来,就便一则一,二则二,説得真真切切的。” 成语解释一则一,二则二【拼音】:yī zé yī,èr zé èr【解释】: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出处】: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示例】:赵氏当初合计家问官司时见过刑厅夹那伍圣道、邵强仁的利害,恐怕当真夹起来,就便~,说得真真切切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 一切种智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 (1)就广义言, 与“一切智”同, 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六: “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 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 相对于“一切智”而言, 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 ▶ 《大智度论》卷二七: “一切种智者, 观种种法门, 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 名为一切种智。”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 “一相故名一切种智, 所谓一切法寂灭相。 复次诸法行类相貌, 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 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 一切智 ”。
-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 【解释】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出处】《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拼音码】yzyj
- 一切法 佛教称万有为一切法。 亦称一切诸法。 ▶ 《大智度论》卷二: “复次一切法, 略说有三种: 一者有为法, 二者无为法, 三者不可说法。 此已摄一切法。” ▶ 《大智度论》卷二七: “何等是一切法?所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 是十二入名一切法。” ▶ 唐 法藏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 若离心念, 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 一初 开始;起初。 ▶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 “诗书勤乃有, 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 贤愚同一初。” ▶ 宋 吴泳 《送鲜于漕》诗: “持此逾二年, 相视如一初。” ▶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记得我一初到他那里时候, 才送了帖子进去, 他就连忙叫两个差人出来请我的轿。”
- 一切有情 佛教指一切众生。 有情, 梵语Sattva的意译, 旧译为众生。 ▶ 《大般若经》卷五七八: “一切有情种种希愿, 随其无罪, 皆能满足。” ▶ 《金刚经》: “若欲救护一切有情调伏敬爱, 令作种种利益事者, 当依根本金刚祢钵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