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chāobào
[report] 旧时官府发行的报章,通报诏会、奏章以及升迁等人事变动的情况
- 抄 chāo ㄔㄠˉ1)誊写,照原文写:~本。~写。~袭。传~。2)搜查而...
- 报 (報)bào ㄅㄠˋ1)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
- 抄掇 抄录。 ▶ 《南史‧陆罩传》: “ 简文 在 雍州 , 撰《法宝联璧》, 罩 与群贤并抄掇区分者数岁。”
- 抄抢 劫掠, 抢夺。 ▶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禁抄抢》: “凡谋故殴杀, 自有官法究治抵偿, 原无许尸亲统众抄抢之例。” ▶ 《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 “再要上门抄抢, 我还到这街上来打这些泼妇!”
- 抄掠 抢劫;掠夺。 ▶ 《后汉书‧袁安传》: “北虏既已和亲, 而南部复往抄掠。” ▶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 范汝为 遂据了 建州 城, 自称元帅, 分兵四出抄掠。” ▶ 清 黄宗羲 《赠黄子期序》: “ 聂丞 操兵到门, 抄掠以去。”
- 抄扎 查抄没收。 ▶ 《元典章‧刑部五‧烧埋》: “原抄扎人口内有苦主之家……烧埋银五十两就便给付苦主收管外, 无苦主之人不须徵埋, 所据原抄札到官各家财产等物, 尽行分付原主收系甯家。” ▶ 《水浒传》第五八回: “把 慕容 知府一家老幼尽皆斩首, 抄扎家私, 分俵众军。” ▶ 《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凶身俱已身死, 将家私抄扎入官。”
- 抄掷 搜查。 ▶ 明 孔迩 《云蕉馆纪谈》: “适 万山 筑 苏州街 , 以 茅山 石为心。 上谓其有谋心, 将为逆, 遂收杀之……以兵围其家, 尽抄掷之, 家财入官。”
- 抄手,抄手儿 chāoshǒu,chāoshǒur[fold (one's arms)] 两手在胸前或背后交互插入袖筒中;也指两臂交叉放在胸前
- 抄撮 1. 摘录。 ▶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孔颖达 疏引 汉 刘向 《别录》: “ 左丘明 授 曾申 , 申 授 吴起 , 起 授其子 期 , 期 授 楚 人 铎椒 , 铎椒 作‘抄撮’八卷, 授 虞卿 , 虞卿 作‘抄撮’九卷, 授 荀卿 。” ▶ 《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范 当 等皆伏诛”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 范 尝抄撮《汉书》中诸杂事, 自以意斟酌之, 名曰《世要论》。” ▶ 唐 刘知几 《史通‧探颐》: “又 荀氏 著书, 抄撮 班 史。” ▶ 清 黄宗羲 《姚江逸诗序》: “盖科举抄撮之学, 陷溺人心, 谁复以此不急之务, 交相劝勉。” ▶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 北平 之所谓学者, 所下的是抄撮功夫居多。” 2. 微细。 ▶ 北齐 刘昼 《新论‧从化》: “故权衡虽正, 不能无毫厘之差;钧石虽平, 不能无抄撮之较。”
- 抄手 chāo shǒu两手在胸前相互插在袖简里或两臂交叉放在胸前:抄着手在一旁看热闹。◆ 抄手chāo shǒu〈方〉馄饨。
- 抄撰 抄集编撰。 ▶ 《南齐书‧孔稚圭传》: “抄撰同异, 定其去取。” ▶ 《南史‧陆瑜传》: “时皇太子好学, 欲博览群书, 以子集繁多, 命 瑜 抄撰, 未就而卒。” ▶ 《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一年》: “请五礼各置旧学士一人, 今自举学古一人相助抄撰。”
- 抄截 包抄堵击。 谓绕道攻击拦阻对方。 ▶ 《晋书‧阎鼎传》: “ 鼎 得书, 便欲诣 洛 , 流人谓北道近 河 , 惧有抄截, 欲南自 武关 向 长安 。” ▶ 《宋书‧刘勉传》: “界上之人, 唯视强弱, 王师至境, 必壶浆候涂, 裁见退军, 便抄截蜂起。” ▶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 “我们现在所取的路线便是要去抄截 唐生智 , 从弦线上去追踪第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