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索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古书名。 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
▶ 《左传‧昭公十二年》: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杜预 注: “皆古书名。”
▶ 孔颖达 疏引 孔安国 《尚书序》: “八卦之说, 谓之八索。 索, 求其义也。”又引 贾逵 云: “八索, 八王之法。”
▶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 “六蓺备研, 《八索》必该, 斯则富矣;振翰摛藻, 德音无穷, 斯则贵矣。”
▶ 唐 杨炯 《<王勃集>序》: “每览韦编, 思弘大《易》。 周流穷乎八索, 变动该乎四营, 为之发挥, 以成注解。”
▶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 “王初寮草诏曰: ‘太极函三, 运神功于八索;乾元用九, 增宝历于万年。 ’”
2. 道教附会的书名。
▶ 《云笈七签》卷九: “后有八帝, 次三皇而治, 又各受一卷, 亦以神灵之教治天下。 上三卷曰‘三精’, 次三卷曰‘三变’, 次二卷曰‘二化’, 凡八卷, 号曰‘八索’。”
- 八 bā ㄅㄚˉ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
- 索 suǒ ㄙㄨㄛˇ1)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2)...
- 八索九丘 八索九丘 基本解释:古书名。
- 八素 1. 道教书名。 ▶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九五: “新授金书八素章, 玉皇教妾主扶桑。” ▶ 《云笈七签》卷九: “《八素真经》乃玄清玉皇之道, 又有地仙《八素经论》。” 2. 道家称其至高的境界。 ▶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 “八素不为迥, 九垓何足巍?” 清 钮琇 《觚剩‧景龙观钟铭》: “朕翘情八素, 缔想九玄。” 3. 道家对喉咙之称。 ▶ 《黄庭内景经‧隐藏》: “太上隐环八素琼。” ▶ 务成子 注: “谓绛宫重楼十二环, 即喉咙也。 中有八素之琼液也。” 4. 古书名。 ▶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 “潜居以娱其志, 静处以育其神, 游步《八素》之林, 逍遥德化之圃。”参见“ 八索 ”。
- 八级工 八级工拼音:bā jí gōng 注音:ㄅㄚ ㄐㄧˊ ㄍㄨㄙ 词语解释◎ 八级工 bājígōng[eight-grade worker] 八级工资制中最高一级的工人
- 八粗 见“ 八秩 ”。
- 八级工资制 bājígōngzīzhì[eight grade wage scale] 中国一些国营企业实行的工资制度,按年龄、技术把工人分成八级,根据级别发给不同的工资
- 八米诗 称誉别人的诗多而好。 ▶ 唐 张祜 《寄卢载》诗: “少见双鱼信, 多闻八米诗。”参见“ 八米卢郎 ”。
- 八纪 犹八维。 ▶ 唐 杨炯 《浑天赋》: “部之以三门, 张之以八纪。”
- 八米卢郎 1. 谓 隋 卢思道 。 ▶ 《北史‧卢思道传》: “ 文宣帝 崩, 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 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 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 比喻才高。 ▶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诗: “神通力遍 恒 沙外, 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
- 八纮 1. 八方极远之地。 ▶ 《淮南子‧墬形训》: “九州之外, 乃有八殥……八殥之外, 而有八紘, 亦方千里。” ▶ 高诱 注: “紘, 维也。 维落天地而为之表, 故曰紘也。” ▶ 汉 刘桢 《赠徐干》诗: “兼烛八紘内, 物类无偏颇。” ▶ 唐 张碧 《鸿沟》诗: “毒龙衔日天地昏, 八紘靉靆生愁云。” 2. 泛指天下。 ▶ 《旧唐书‧崔慎由传》: “早致万乘归京, 以副八紘恳望。” ▶ 宋 范仲淹 《六官赋》: “王者富有八紘, 君临万国。”
- 八米 1. 指从谷得米达到八成。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谷》: “锄得十遍, 便得‘八米’也。” ▶ 缪启愉 校释: “八米, 指出米率达到八成。”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 “八米, 关 中语, 岁以六米、七米、八米, 分上中下, 言在谷取八米, 取数之多也。” 2. 称 隋 卢思道 。 见“ 八米卢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