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ไทย
登录 注册

端部着丝粒染色体造句

词典里收录的相关例句:
  • 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从文昌鱼染色体的核型看,似乎形态较小的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是脊椎动物染色体的远祖。 在36条染色体中,除第一对染色体属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st )外,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t ) ,未见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m )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sm )及随体。 通过对517个清晰的中期分裂相的观察和统计,最终确定:半滑舌鳎的半滑舌姻的早期胚胎光聪观察及核型研究染色体众数zn ?...
  • 端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染色体总数2n = 92条,由18条中着丝粒染色体、 18条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16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40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核型式为: 18m + 18sm + 16st + 40t , nf = 128 。
  •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染色体总数2n = 92条,由18条中着丝粒染色体、 18条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16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40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核型式为: 18m + 18sm + 16st + 40t , nf = 128 。
  • 中着丝粒染色体    百合的第一对和第二对染色体多为中着丝粒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可以根据次缢痕有无与位置及臂比鉴定杂种。 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染色体总数2n = 92条,由18条中着丝粒染色体、 18条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16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40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核型式为: 18m + 18sm + 16st + 40t , nf = 128 。
  • 单着丝粒染色体    单着丝粒染色体为具有一个偏位型着丝粒的最普通的染色体。
  • 双着丝粒染色体    如双着丝粒染色体、三着丝粒染色体。 常见于无定位着丝粒或双着丝粒染色体。 并且引起双着丝粒染色体易位、缺失等染色体畸变。 定义:两条染色体在近着丝粒处发生交换,产生一条双着丝粒染色体和一条无着丝粒染色体。 定义2:双着丝粒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因处于着丝粒间的“中间节段”在两极间拉长而形成的桥状结构。 定义1:双着丝粒染色体在分裂后期,因处于着丝粒间的“中间节段”在两极间拉长而...
  • 多着丝粒染色体    、粉碎、双或多着丝粒染色体和射体。
  • 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百合的第一对和第二对染色体多为中着丝粒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可以根据次缢痕有无与位置及臂比鉴定杂种。 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青海湖裸鲤染色体总数2n = 92条,由18条中着丝粒染色体、 18条近中着丝粒染色体、 16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和40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其核型式为: 18m + 18sm + 16st + 40t , nf = 128 。
  • 着丝粒-动粒复合体    对着丝粒-动粒复合体结构的形成和正常功能活性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 着丝粒异染色质    C带又称着丝粒异染色质带,是着丝粒邻近的异染色质部分。 C带又称着丝粒异染色质带,由(M.L.Pardue)在1970年建立,是将中期染色体先经盐酸,后经碱(如氢氧化钡)处理,再用吉姆萨染色,显示的是紧邻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
  • 着丝粒异染色质带    C带又称着丝粒异染色质带,是着丝粒邻近的异染色质部分。 C带又称着丝粒异染色质带,由(M.L.Pardue)在1970年建立,是将中期染色体先经盐酸,后经碱(如氢氧化钡)处理,再用吉姆萨染色,显示的是紧邻着丝粒的异染色质区。
  • 无着丝粒染色体    定义:两条染色体在近着丝粒处发生交换,产生一条双着丝粒染色体和一条无着丝粒染色体。 无着丝粒染色体在分裂后期,通常因缺乏向两极移动的能力,所以成为迟延染色体,它在末期形成小核,不久即行消失。
  • 染色体端粒    2000年时我们曾报导过,复制小牛的染色体端粒(染色体两端的帽盖) ,与一般小牛的长度是一样的。 在那儿,他开始从事染色体端粒(染色体的两端,老化时会缩短)的生物研究计画,也努力尝试取得人类胚胎的干细胞。
  • 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4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4对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只有1对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 双着丝点染色体    非特异性染色体改变,如环形染色体、双着丝点染色体及染色体断裂等。
  • 着丝粒丝    着丝粒丝kinetochore fiber一般惯称染色体丝,或旧称牵引丝。 着丝粒丝是从前中期开始由着丝粒部位发展起来的。 但现在已弄清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由于着丝粒丝牵引所致。 纺锤体是由排列于长轴方向上的直径为15?25纳米的微管构成,着丝粒丝则由微管束构成。 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整个纺锤体是沿长轴显出弱的正复折射性,着丝粒丝却显出强的正复折射性。 在用戊二醛固定的细胞的...
  • 端粒和端粒酶    而毒性羰基会损害细胞染色体的端粒和端粒酶。 今年的诺贝尔的生理医学奖,获奖主题是“保护染色体的端粒和端粒酶”。 (Jack Szostak)以及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凭借“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成果,揭开了人类衰老和罹患癌...
  • 中央着丝粒    定义:一条中央着丝粒染色体断裂成两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的过程。 例如某一雄性亲本除了有一个正常的具中央着丝粒的染色体以外,还有一个由它的同源染色体衍生来的端着丝粒染色体。
  • 亚中部着丝粒    在36条染色体中,除第一对染色体属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st )外,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t ) ,未见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m )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sm )及随体。
  • 双着丝粒的    (breakage-fusion-bridge cycle)是指由B.McClintock(1938)所阐明的玉米环状染色体和双着丝粒的染色体的持续异常表现的一种型式。 定义1: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一次断裂后,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臂断端相连形成的一条具有双着丝粒的染色体。
  • 多着丝粒    、粉碎、双或多着丝粒染色体和射体。 多着丝粒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平行分离。 两个或两个以上染色体之间发生相互易位时,如果这些染色体的近心端相接,就形成双着丝粒体或多着丝粒体。
  • 多着丝粒的    多着丝粒的染色体在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平行分离。
  • 抗着丝粒抗体    。微核试验技术的种类很多,包括常规微核试验、细胞分裂阻滞微核分析法、荧光原位杂交试验与DNA探针与抗着丝粒抗体染色等方法。
  • 新着丝粒    在分裂期间似着丝粒一样可受纺锤体牵引而移动,导致染色体末端在分裂后期中首先移动,故称新着丝粒。
  • 次级着丝粒    次级着丝粒是正常着丝粒以外的另一个着丝粒。

其他语种
如何用端部着丝粒染色体造句,用端部著絲粒染色體造句端部着丝粒染色体 in a sentence, 用端部著絲粒染色體造句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