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ไทย
登录 注册

甘油酸盐造句

"甘油酸盐"是什么意思  
词典里收录的相关例句:
  • 甘油酸盐    大豆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最初碳水化合物是丙醣,三磷酸甘油酸和甘油酸盐。
  • 磷酸甘油酸盐    在人体,临床药理方面有研究已肯定本药可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作用,提高血2-3二磷酸甘油酸盐的水平,增加动脉血氧利用度,提高脑组织代谢。 在人体,临床药理方面有研究已肯定都可喜片可增加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作用,提高血2-3二磷酸甘油酸盐的水平,增加动脉血氧利用度,提高脑组织代谢。
  • 铬酸盐砷酸铜    铬酸盐砷酸铜的化学分析的标准测试方法
  • 甘油磷酸盐    经离心洗涤后,加入3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8 ml保存备用。 3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纯甘油30 ml,1%磷酸钠溶液70 ml,硫代硫酸钠10 mg。 在甘露醇硝酸盐甘油磷酸盐琼脂上,具有晕圈或形成褐色黏性生长物,并常有白色沉淀物。 30%甘油磷酸盐缓冲液保存着色活体细菌,在48h内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60h后有差异性(P<0.05)。 铅入人体后被吸收到...
  • 1,3-二磷酸甘油酸    的1,3-二磷酸甘油酸,本反应脱下的氢和电子转给脱氢酶的辅酶NAD+生成NADH+H+,磷酸根来自无机磷酸。
  • 1,3-二磷酸甘油酸    下一步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2.混合酐键:由磷酸与羧酸脱水后形成的酐键,主要有1,3-二磷酸甘油酸等化合物。 此反应由磷酸甘油酸激酶催化,高能磷酸键由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到ADP上,生成两分子ATP。 两分子3-磷酸甘油醛会被NAD+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氧化下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BPG)。 催化下将1,3-二磷...
  • 1,3-双磷酸甘油酸    (aldolase)的催化下裂解产生;之后甘油醛3-磷酸会经由甘油醛-3-磷酸去氢酶(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催化产生1,3-双磷酸甘油酸。
  • 2,3-二磷酸甘油酸    催化1,3-二磷酸甘油酸转移磷酸基导致生成作为磷酸甘油变位酶的辅酶即2,3-二磷酸甘油酸反应的酶。
  • 2,3-二磷酸甘油酸    雄激素能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提高红细胞对组织供氧作用。 ②2,3-二磷酸甘油酸(2 3-DPG):(12.27±1.87)μmol/gHb PK缺陷时较正常增加2倍以上。 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的重要作用是调节血红蛋白的带O2功能。 红细胞含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肌醇(inositol),多磷酸盐...
  • 2-磷酸甘油酸    (8)3-磷酸甘油酸重排生成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 (9)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phospho-enol-pyruvate)。 ④2-磷酸甘油酸(2-PG):(7.3±2.5)μmol/LRBC PK缺陷时较正常增加2个标准差。 在糖酵解中,3-磷酸甘油酸可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作用下继续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
  • 3-二磷酸甘油酸    下一步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3-phosphoglycerate),能量转移到ATP中,一个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一个ATP。 如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再降解为3-磷酸甘油酸。 雄激素能增加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提高红细胞对组织供氧作用。 ②2,3-二磷酸甘油酸(2 3-DPG):(12.27±1.87)μmol...
  • 3-磷酸甘油酸    进而生成3-磷酸甘油酸,再生成糖。 CO2受体为RuBP,最初产物为3-磷酸甘油酸(PGA)。 3-磷酸甘油酸。 (8)3-磷酸甘油酸重排生成2-磷酸甘油酸(2-phosphoglycerate)。 下一步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在糖酵解中,催化磷酰基从3-磷酸甘油酸的C-3移至C-2的酶。 而最初产物是3-磷酸甘油酸的植物则称为三碳植物(C3植物...
  • d-甘油酸    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 茎、叶、花、豆荚都含D-甘油酸(有利尿作用)。 能催化D-甘油酸在NAD(P)+的存在下生成羟基丙酮酸。 丝氨酸进一步经由羟基丙酮酸酸和D-甘油酸变成3-磷酸甘油酸(PGA)。 【化学成分】叶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7-鼠李糖甙、D-甘油酸、5-甲酰四氢叶酸、叶绿醌、游离氨基酸,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较多,并含丰富的多巴。
  •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食品添加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是一种化学制剂,可用于食品等行业。 工业发展迅速,以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为代表聚甘油酯取代原来单甘油酯、卵磷脂、吐温8 0等。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PGFE)因其组分和聚合度的不同,可为淡黄色至琥珀色油状粘稠液体,浅黄色至棕色的塑性柔软固体,以及浅棕黄色至黄色的硬性蜡状固体。 例如,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在试验与实践中表现,都证明其...
  • 三酸甘油脂    相反,运动可减低三酸甘油脂的浓度。 三酸甘油脂大部份摄取自食物,主要为生理能源的储蓄资源。 高低密度胆固醇、三酸甘油脂、总胆固醇 能维持血液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正常水平,使心脏更健康。 研究显示芝麻素,可以改善脂肪的代谢能力及降低血中的血清三酸甘油脂的量。 过多的三酸甘油脂会于肝脏合成为低密度脂蛋白(坏的胆固醇)或导致胰脏发炎。 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浓度会实时受到食物成份影...
  • 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    例如,某药物可溶于十六醇中,微溶于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当将此两种基质混合时,药物在混合溶媒中的溶解度增加,稳定性提高。 脂肪酸根据碳链长度分为短链、中链和长链,一般把含有6~12个碳原子组成碳链的脂肪酸称为中链脂肪酸(medium chain fatty acid,MCFA),它被甘油酯化就生成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或中链甘油三酯,MCT)。
  • 中链甘油三酸酯    饮食中加中链甘油三酸酯和水溶性维生素。 中链甘油三酸酯是从椰子油中或者从棕榈油中提取出来的。 中链甘油三酸酯的脂肪酸链长比较短,而其亲水性特别高,所以很容易溶解到任何浓度的酒精中。 直接吸收而不经胸导管吸收入血;BlomstrandHashim等应用中链甘油三酸酯口服治疗乳糜胸取得良好效果增加了保守治疗的方法。 在230℃的温度下加热24小时,像大豆油和介花子油之类的植物油...
  • 二磷酸甘油酸    1,3?二磷酸甘油酸+ADP一3?磷酸甘油酸+ATP。 二磷酸甘油酸 下一步反应,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3-phosphoglycerate),能量转移到ATP中,一个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一个ATP。 这是因为红细胞中存在二磷酸甘油酸(DPG)变位酶和2,3-DPG磷酸酶。 如3-磷酸甘油醛氧化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再降解为3-磷酸甘油酸。 ...
  • 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小分子的抑制剂如一些反应产物,像1,3-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的活性受到它的产物2,3-二磷酸甘油酸的抑制,从而对这一反应进行调节。
  • 单硬脂酸甘油脂    食品添加剂蒸馏单硬脂酸甘油脂 A霜:单硬脂酸甘油脂、山金车、维他命E、熊果素。 籽油、高渗透性胶原蛋白、冰片、单硬脂酸甘油脂为原料,经加工而成。 【成份】:桃仁、鸦胆子、冰片、樟脑、石碱,辅料为甘油、白凡士林、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脂。 辅料为:十八醇、单硬脂酸甘油脂、白凡士林、液态石蜡、甘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脂、纯化水。 含乳制品少的奶糖要添加乳化剂,常用的乳化剂有大...
  • 单酸甘油脂    一旦进入绒毛上皮细胞,便有许多脂肪酸和单酸甘油脂重新合成脂肪。
  • 棕榈酸甘油脂    所以混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如“单、双硬酯酸和棕榈酸甘油脂”等乳化剂。
  • 混合甘油三酸酯    水产动物油脂主要由混合甘油三酸酯组成,此外还含有磷脂、甾醇、烃类、蜡、甘油醚、维生素和色素等成分。
  • 甘露糖基甘油酸    含α-海人草酸(α-kainicacid,digenicacid),α-别海人草酸(α-allokainicacid),海人草素(digeneaside)即甘露糖基甘油酸钠(sodiummannosidoglycerate),甜菜碱(betaine)。 此外,一些超嗜热生物制造很多胞内溶质,如磷酸二肌醇酯(di-inositol phosphate)、磷酸二甘油酯(digl...
  • 甘油一硬脂酸酯    方法2油相由3%甘油一硬脂酸酯、5%氢化大豆油(熔点50℃)、92%玉米油组成,水相由18%水、5%全脂奶粉、0.5%蔗糖酯和2%食盐组成。

其他语种
如何用甘油酸盐造句,用甘油酸鹽造句甘油酸盐 in a sentence, 用甘油酸鹽造句和甘油酸盐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