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巴拉桑造句

造句与例句手机版
  • 老人的话,引起了巴拉桑老师的关注,可是由于时间原因,巴拉桑老师并没有找到达罗牌的实物。
  • 提起制作达罗牌的经历,宏规潮流说,这还要感谢父亲的帮助,宏规潮流的父亲就是巴拉桑老师。
  • 目前,青海省格尔木市蒙古族退休教师巴拉桑同志经过多年的研究发掘,终于使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重见天日
  • 巴拉桑老师考证,达罗牌共分100张、64张、120张三种,分别可以供两人玩耍和四人玩耍,其玩法和汉族的麻将极其相似。
  • 巴拉桑老师是一位精通蒙、汉两种语言的学者,是他的著术《台吉乃尔志》中关于达罗牌的记载,赋予了宏规潮流创作的灵感。
  • 巴拉桑老师的故乡是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乌图美仁乡是格尔木地区蒙古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地,当地老百姓保留着许多在外地已很难见到的少数民族的风俗。
  • 1977年年底,为了寻找失落已久的达罗牌,巴拉桑老师又回到了乌图美仁乡,在经过几个月的寻访后,他终于打听到在一个名叫那木杜格的老木匠家里保留着一副祖上留下来的达罗牌。
  • 巴拉桑老师说,其实达罗最早是流行于蒙古族贵族、头人中的一种赌具,因此它的制作工艺通常十分精美,就材质来说,就有白银、黄金、象牙等好几种,至于用木料加工的达罗,只是老百姓因陋就简的形式。
  • 巴拉桑老师说,当年自己在调查时了解到,不少老人见到过达罗的实物,至于怎样玩就语焉不详了,所以自己在撰写《台吉乃尔志》时,也仅仅对达罗牌的原貌做了寥寥数语的记述,不想这竟成为了宏规潮流制作达罗牌的唯一线索。
  • 至于达罗牌的诞生年代,巴拉桑老师说,自己考证多年也没有一个结果,有专家认为,达罗牌是随着蒙古族的西迁传入青海省海西地区的,据史料记载,青海省蒙古族是在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1522年)由蒙古高原迁至柴达木盆地的,如果此说不谬,那么达罗至少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 巴拉桑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当年年逾古稀的才力哈老人曾给巴拉桑老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说,他的父亲曾是一个拥有几十只羊的小牧主,这在新中国成立前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才力哈家的财产引得当地一个头人垂涎三尺,有一天,头人突然邀请才力哈老人的父亲到自己的帐房中玩达罗牌,并约定谁如果输了就用羊抵债。
  • 1991年,巴拉桑老师负责编撰青海省的第一部蒙古族地方志《台吉乃尔志》,为了获取有关达罗牌的知识,他召集了四十余名70岁以上的蒙古族老人座谈,从老人们的讲述中,巴拉桑老师获得了大量有关达罗牌的知识,而他为《台吉乃尔志》撰写的有关达罗牌的文章,也成为了有关达罗牌最完整的记述之一。
其他语种
如何用巴拉桑造句,用巴拉桑造句巴拉桑 in a sentence, 用巴拉桑造句和巴拉桑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