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Francais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土府州县造句

造句与例句手机版
  • 土府州县及土司的隶属关系十分复杂。
  • 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
  • 由于土府州县及土司的情况复杂,明廷对各级土官的控制程度并不相同。
  • 之名产生已久,但土府州县及土司制度,一般认为肇始于元,而定制于明。
  • 当地的军政机构以土司及土府州县为主,这些卫所一般被视为土司的一部分。
  • 土府州县及土司的设置,一般依据辖地的大小、势力的强弱及民户的多少等因素,并无严格标准。
  • 土府州县等文职官隶于布政司而上属吏部验封司,宣慰司以下各级武职官吏隶于都指挥司而上属兵部武选司。
  • 此外,还推行文化教育,在土府州县及土司境内设置儒学,规定土官应袭子弟,需入国子监或当地儒学学习,方准日后承袭等。
  • 土府州县的等级及设官如府、州、县,其官有土知府、土府同知、土通判,土知州、土州同知、土判官,土知县、土县丞、土主簿等文职官,另有土巡检、土驿丞等。
  • 各地土官又时有承袭纠纷,或争地仇杀,或不服朝命,所以,明代土府州县及土司地区经常发生战乱,甚至导致朝廷用兵,如正统年间三征麓川,调动军队数十万,历时十馀年始告平定。
  • 土府州县造句挺难的,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 明代在完备土府州县及土司制度的同时,又实行改土归流政策,革除土官的世袭,以流官代替土官;行政上废除土府州县及土司,代之以府州县及卫所,从而使整个土官制度纳入地方行政系统之内。
  • 布政使司下辖府、州、县和土府州县及部分土司,据《大明会典》记载,万历初有一百三十七府、十三军民府、一百九十九州、一千一百四十九县、八土府、四十六土州、七土县及八宣慰司、五宣抚司、七安抚司、一百一十六长官司、一卫军民指挥使。
  • 一般土府州县比同流官系统,其隶属关系同府州县,即土府隶于布政司,土州隶于土府(或府)或直隶于布政司,土县隶于土府(或府)或土州(或州);但也有的土州隶于卫或宣慰司;个别的土府辖有流州,如广西思明府的上石西州(今广西宁明西)及云南丽江府的通安、钜津两州(均在今云南丽江);土州辖流县,如广西泗城州的程县(今广西天峨)。
  • 以后,他的学生粟冠昌、李干芬相继又发表了《广西土官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粟冠昌,《民族研究》1981年第3期)、《明代的广西土官》(粟冠昌,《学术论坛》1983第5期)、《唐宋元明清广西羁縻州县或土府州县洞司等设置概况》(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86年第1期)、《清代广西土官统治区的土地问题》(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2期)、《土司制度学术讨论会概述》(李干芬,《广西民族研究工作通讯》1988年第1-2期)、《元代广西的土官制度》(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明代广西土官制度的改土归流问题》(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清代广西土官制度改土归流述议》(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略论壮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李干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清代广西土官制度的衰落》(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1、2期)、《三议广西土官民族成分问题》(粟冠昌,《广西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等论文和出版了《广西土官制度研究》(粟冠昌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一书,从而成为壮族土司制度研究专家。
如何用土府州县造句,用土府州縣造句土府州县 in a sentence, 用土府州縣造句和土府州县的例句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