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阳田反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汶阳田反"造句
  • 比喻失而复返。
  • 汶阳田:      1.   春秋 时期 鲁国 属地。 在今 山...
  • :    fǎn ㄈㄢˇ1)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
  • 汶阳田:      1.   春秋 时期 鲁国 属地。 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一带。 因在 汶水 之北, 故名。 地近 齐国 , 数为 齐 所侵夺, 是 齐 鲁 两诸侯国多次发生纠纷的地方。    ▶ 《春秋‧成公二年》: “庚寅, 卫侯 速 卒, 取 汶阳 田。”    ▶ 杜预 注: “ 晋 使 齐 还 鲁 。”    ▶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 “驱车入 鲁 吊遗黎, 宗国相传事可悲……唯有 汶阳 田下水, 至今流恨绕 凫 龟 。”    2.  《论语‧雍也》: “ 季氏 使 闵子骞 为 费 宰。    ▶ 闵子骞 曰: ‘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 汶 上矣。 ’”后以“汶阳田”为归隐的典故。    ▶ 汶 阳, 汶 上。    ▶ 唐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诗: “久客未知何计是, 参差去借 汶阳 田。”参见“ 汶上 ”。
  • 汶阳川:    指 汶水 。    ▶ 隋 开皇 四年置 汶阳县 , 地近 汶水 。    ▶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 “裂素写远意, 因之 汶阳川 。”
  • 洛阳田:    后魏 许洛阳 官拜 雁门 太守, 其“家田三生嘉禾, 皆异亩同颖”, 时称“洛阳田”。 事见《北史‧许洛阳传》。 后用以指良田。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摺: “你便有 洛阳 田 平阳 果, 钞广银多, 有时节典了庄科, 准了绫罗, 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相关词汇

        汶阳田:      1.   春秋 时期 鲁国 属地。 在今 山...
        :    fǎn ㄈㄢˇ1)翻转,颠倒:~手(a.翻过手,手到背后;b.反掌)。...
        汶阳田:      1.   春秋 时期 鲁国 属地。 在今 山东省 泰安市 西南一带。 因在 汶水 之北, 故名。 地近 齐国 , 数为 齐 所侵夺, 是 齐 鲁 两诸侯国多次发生纠纷的地方。    ▶ 《春秋‧成公二年》: “庚寅, 卫侯 速 卒, 取 汶阳 田。”    ▶ 杜预 注: “ 晋 使 齐 还 鲁 。”    ▶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 “驱车入 鲁 吊遗黎, 宗国相传事可悲……唯有 汶阳 田下水, 至今流恨绕 凫 龟 。”    2.  《论语‧雍也》: “ 季氏 使 闵子骞 为 费 宰。    ▶ 闵子骞 曰: ‘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 则吾必在 汶 上矣。 ’”后以“汶阳田”为归隐的典故。    ▶ 汶 阳, 汶 上。    ▶ 唐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诗: “久客未知何计是, 参差去借 汶阳 田。”参见“ 汶上 ”。
        汶阳川:    指 汶水 。    ▶ 隋 开皇 四年置 汶阳县 , 地近 汶水 。    ▶ 唐 李白 《寄东鲁二稚子》诗: “裂素写远意, 因之 汶阳川 。”
        洛阳田:    后魏 许洛阳 官拜 雁门 太守, 其“家田三生嘉禾, 皆异亩同颖”, 时称“洛阳田”。 事见《北史‧许洛阳传》。 后用以指良田。    ▶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摺: “你便有 洛阳 田 平阳 果, 钞广银多, 有时节典了庄科, 准了绫罗, 铜斗儿家私恰做了落叶辞柯。”
        浔阳田:    晋 陶潜 等隐居 浔阳 , 因以“浔阳田”指隐居之地。    ▶ 唐 独孤及 《下弋阳江舟中代书寄裴侍御》诗: “遥羡绣衣客, 冏然马首先。 得餐 武昌 鱼, 不顾 浔阳 田。”
        :    zhōng ㄓㄨㄥˉ1)古河名,在今中国湖北省襄阳县。
        :    fāng ㄈㄤˉ1)并船。2)〔~水〕古河名。pāng ㄆㄤˉ1)〔~~〕形容水势浩大,如“则货财浑浑如泉涌,~~如河海。”
        汸泉:    泉名。 取方正之意。    ▶ 唐 元结 《七泉铭‧汸泉铭》: “古之君子, 方以全道。 吾命 汸泉 , 方以终老。 欲令圆者, 饮吾 汸泉 。 知圆非君子, 能学方恶圆。”
        汶浊:    昏暗不明, 被蒙蔽。    ▶ 汉 王充 《论衡‧对作》: “ 孔子 径庭丽级, 被棺敛者不省; 刘子政 上薄葬, 奉送藏者不约; 光武皇帝 草车茅马, 为明器者不奸。 何世书俗言不载?信死之语汶浊之也。”
        :    xiōng ㄒㄩㄥˉ1)〔~~〕a.波涛声,如“波声~~”。b.形容喧扰,如“天下~~”,“议论~~”;c.形容声势很大(含贬义),如“气势~~”,“来势~~”。2)〔~涌〕水势很大,向上涌,如“波涛~~”、“~~澎湃”。人情汹汹 波涛汹涌 汹涌淜湃 气势汹汹 来势汹汹 汹涌彭湃 汹涌澎湃 其势汹汹 声势汹汹 汹涌 汹汹
        汶汶:    ménmén[bring disgrace to;dishonor] 玷污,污辱受物之汶汶。――《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汹动:    喧扰不宁。    ▶ 宋 苏轼 《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 “切缘度牒三百道, 约直钱五万馀贯。 所在商贾富民, 为之奔走汹动。”    ▶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 “自是中外讹言相汹动, 无不讥切过宫者。”    ▶ 《宋史‧河渠志七》: “ 运河 自州前至北郭, 穿闤闠中盖十四五里, 每将兴工, 市肆汹动, 公私骚然。”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偷桃》: “忽有一人率披发童, 荷担而上, 似有所白, 万声汹动, 亦不闻为何语。”
        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这次地震危害极大,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相邻词汇

  1. "汶川地震"什么意思
  2. "汶汶"什么意思
  3. "汶浊"什么意思
  4. "汶阳川"什么意思
  5. "汶阳田"什么意思
  6. "汷"什么意思
  7. "汸"什么意思
  8. "汸泉"什么意思
  9. "汹"什么意思
  10. "汹动"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