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una moth]
无脊椎动物北美洲东部的天蚕蛾种类,学名Actias luna。浅绿色,翅展约10厘米,翅美观,边缘淡褐色,后翅有尾状突出。幼虫以多种乔木和灌木的树叶为食。参阅蛾(moth)。
月形天蚕蛾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形天: 神话人物, 无首。 ▶ 《山海经‧海外西经》: “ 形天 与 帝 至此争神, 帝 断其首, 葬之 常羊之山 , 乃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
- 蚕蛾: cán é蚕的成虫,白色,触角羽毛状,两对翅膀,但不善飞,口器退化,不取食。
- 月彩: 月亮的光泽。 亦借指月亮、月影。 ▶ 南朝 梁 沈约 《齐竟陵王题佛光记》: “日华月彩, 照曜天外。” ▶ 唐 丁泽 《上元日梦王母献白玉环》诗: “似见霜姿白, 如看月彩弯。” ▶ 唐 杜牧 《奉和仆射相公即事书成四韵》: “ 昭阳殿 下风回急, 承露盘中月彩圆。”
- 月弦: 指弦月, 半边月。 ▶ 南朝 宋 谢灵运 《七夕咏牛女》: “月弦光照户, 秋首风入隙。” ▶ 宋 梅尧臣 《次韵和刘原甫游乐郊赠同游》: “月弦不常满, 星毕屡已离。” ▶ 元 黄镇成 《铅山早行》诗: “月弦当户直, 斗柄插山高。”
- 月影: 1. 映于水中或隐约于云间的月亮影子。 亦指月亮。 ▶ 《三辅黄图‧池沼》: “ 影蛾池 , 武帝 凿池以玩月, 其旁起 望鹄台 , 以眺月影入池中, 使宫人乘舟弄月影, 名 影蛾池 , 亦曰 眺蟾宫 。” ▶ 唐 杨师道 《奉和咏弓》: “霜重麟胶劲, 风高月影圆。” ▶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 明 俞鸣玉 诗: “中宵映雪读《离骚》, 坐待虚窗月影高。” ▶ 郁达夫 《钓台的春昼》: “空旷的天空里, 流涨着的只是些灰白的云, 云层缺处, 原也看得出半角的天, 和一点两点的星, 但看起来最饶风趣的, 却仍是欲藏还露, 将见仍无的那半规月影。” 2. 月光。 ▶ 北齐 邢邵 《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 “风音响北牖, 月影度南端。” ▶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 “月影半床黑, 虫声幽草移。” ▶ 宋 陆游 《霜月》诗: “枯草霜花白, 寒窗月影新。” ▶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 崔玄微 ﹞乘着月色, 独步花丛中, 忽见月影下, 一青衣冉冉而来。” ▶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他的母亲端坐在床上, 在暗白的月影里, 两眼发出闪闪的光芒。”
- 月异日新: 同“日新月异”。
- 月影台: 汉 掖庭中的台名。 ▶ 《西京杂记》卷一: “ 汉 掖庭有 月影台 、 云光殿 、 九华殿 、 鸣銮殿 、 开襟阁 、 临池观 , 不在簿籍, 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 月建: 1. 指旧历每月所建之辰。 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的运转作为定季节的标准, 将十二地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 用以纪月, 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 称建子之月, 类推, 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二月建卯, 直到十月建亥, 如此周而复始。 ▶ 《淮南子‧天文训》: “大时者, 咸池也;小时者, 月建也。” ▶ 北周 庾信 《象戏赋》: “从月建而左转, 启黄钟而顺行。” ▶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 “若尽理言之, 并月建亦须移易。” ▶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三‧月建》: “正月节戌时, 北斗之杓指于寅位之初, 雨水正月中气, 斗杓戌时指寅位之中。 二月指卯, 三月指辰, 名曰月建, 亦名斗建。 若遇闰月, 其月内无中气, 戌时斗柄指于两辰之间。”参见“ 斗建 ”。 2. 丛辰名。 星相术士称阳建之神。 正月建寅, 顺行十二辰, 又称阳建。 术者因月建以定凶吉。 ▶ 《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 “四五六月, 月建都吉。”参阅《协纪辨方书‧义例二‧月建》。
- 月径: 1. 月光下的小路。 ▶ 唐 王勃 《赠李十四》诗之四: “风筵调桂轸, 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 书斋望晓开。” 2. 月球的直径。 亦指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的直径。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月桂子》: “ 垂拱 四年三月, 桂子降于 台州 临海县 界……又月径千里, 周回三千里, 桂子若不弥漫三千里内, 亦不当专在 台州 咫尺之地。” ▶ 《新唐书‧历志三下》: “以圆仪度日月之径, 乃以月径之半减入交初限一度半, 馀为暗虚半径。 以月去黄道每度差数, 令二径相掩, 以验蚀分, 以所入日迟疾乘径, 为泛所用刻数, 大率去交不及三度, 即月行没在暗虚, 皆入既限。”
- 月廪: 亦作“月禀”。 1. 《新唐书‧杨绾传》: “又定府、州官月禀, 使优狭相均。” ▶ 宋 陆游 《村饮》诗: “白稻登场喜食新, 太仓月廪厌陈陈。” ▶ 《宋史‧兵志七》: “﹝ 宣和 ﹞七年, 减掖庭用度, 减侍从官以上月廪。” ▶ 《元史‧世祖纪十四》: “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 宣徽院仍领之。”廪, 一本作“ 廪 ”。 2. 古代每月发给官吏的禄米。 ▶ 《新唐书‧杨绾传》: “又定府、州官月禀, 使优狭相均。” ▶ 宋 陆游 《村饮》诗: “白稻登场喜食新, 太仓月廪厌陈陈。” ▶ 《宋史‧兵志七》: “﹝ 宣和 ﹞七年, 减掖庭用度, 减侍从官以上月廪。” ▶ 《元史‧世祖纪十四》: “命宿卫受月廪及 蒙古 军以艰食受粮者, 宣徽院仍领之。”廪, 一本作“ 廪 ”。 3. 泛指每月给予的粮米。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莫氏别室子》: “已, 又呼其所生, 喻之以月廪岁衣如翁在日, 且戒以非时毋辄至, 亦欣然而退。”廪, 一本作“ 廪 ”。
- 月律: 古乐分十二调, 为六阳律, 六阴律。 ▶ 《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相附会, 以十二律应十二月, 故称。 ▶ 《后汉书‧顺帝纪》: “﹝ 阳嘉 二年﹞冬十月庚午, 行礼辟雍, 奏应锺, 始复黄锺, 作乐器, 随月律。” ▶ 李贤 注: “随月律, 谓《月令》‘正月律中太蔟, 二月律中夹锺, 三月律中姑洗, 四月律中仲吕, 五月律中蕤宾, 六月律中林锺, 七月律中夷则, 八月律中南吕, 九月律中无射, 十月律中应锺, 十一月律中黄锺, 十二月律中大吕。 ’” ▶ 《宋史‧乐志一》: “伏见今年 荆南 进甘露, 京兆 、 果州 进嘉禾, 黄州 进紫芝, 和州 进绿毛龟, 黄州 进白兔。 欲依月律, 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 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 月度: yuèdù作为计算单位的一个月:~计划│最高~运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