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旌节花是什么意思

[ jīngjiéhuā ]   用"旌节花"造句
  • 花名。 叶卵形, 有锯齿。 春夏之交开花。 花小, 色黄, 成穗状的总状花序。 浆果小球形, 成串, 可观赏。
       ▶ 《太平广记》卷四○九引《黎州汉源县图经》: “ 黎州 汉源县 有旌节花, 去地三二尺, 行行皆如旌节也。”
       ▶ 宋 张唐英 《蜀梼杌》卷下: “初, 有道士 朱桃椎 谒之于阶前, 以剑拨土, 取花子三粒种之, 须臾成花三朵, 谓 处回 曰: ‘此仙人旌节花, 公富贵之兆。 ’”
  • 旌节:      1.  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以为凭信。 &n...
  • :    huā ㄏㄨㄚˉ1)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
  • 竹节花:    烟火的一种。    ▶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烟火》: “又有霸王鞭、竹节花、泥筒花、金盆捞月、叠落金钱, 种类纷繁, 难以悉举。”
  • 旌蒲:    古时徵聘贤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车。    ▶ 《后汉书‧逸民传序》: “旌帛蒲车之所徵贲, 相望于岩中矣。”    ▶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 “旌蒲出 鲁 , 贲帛归 齐 。”
  • 旌色:    旌旗的色彩。    ▶ 汉 徐干《中论‧爵禄》: “登高而建旌, 则其所视者广矣;顺风而振铎, 则其所闻者远矣。 非旌色之益明, 铎声之益远也, 所托者然也。”

相关词汇

        旌节:      1.  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以为凭信。 &n...
        :    huā ㄏㄨㄚˉ1)植物的繁殖器官,典型的由“花托”、“花萼”、“花冠...
        旌节:      1.  古代使者所持的节, 以为凭信。    ▶ 《周礼‧地官‧掌节》: “货贿用玺节, 道路用旌节。”    ▶ 郑玄 注: “旌节, 今使者所拥节是也。”    ▶ 孙诒让 正义: “《后汉书‧光武纪》 李 注云: ‘节, 所以为信也。 以竹为之, 柄长八尺, 以旄牛尾为其毦, 三重。 ’……《司常》云: ‘析羽为旌。 ’旌节, 盖即以竹为橦, 又析羽缀橦以为节。 其异于九旗者, 无縿斿也。    ▶ 汉 节即放古旌节为之, 故 郑 举以相况。”    ▶ 唐 杨炯 《建昌公王公神道碑》: “乘使者之輶车, 掌行人之旌节。”    2.  藉以泛指信符。    ▶ 萧三 《送毛主席飞重庆》诗: “和平、民主、团结, 三者都不能一缺--这就是人民付托给 毛主席 的旌节。”    3.  旌与节。    ▶ 唐 制, 节度使赐双旌双节。 旌以专赏, 节以专杀。 行则建节, 树六纛。    ▶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诗: “旌节罗广庭, 戈铤凛秋霜。”    ▶ 《旧唐书‧崔宁传》: “先时, 张献诚 与 旰 战, 献诚 屡败, 旌节皆为 旰 所夺。”    ▶ 宋 岳珂 《愧郯录‧旌节》: “旌节之制, 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 则请而假之。 旌以专赏, 节以专杀…… 唐 天宝 中置。 节度使受命日赐之, 得以专制军事。 行即建节, 府树六纛。”亦借指节度使。    ▶ 唐 杜甫 《奉待严大夫》诗: “常怪偏裨终日待, 不知旌节隔年回。”    4.  指军权。    ▶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出入六十年富贵》: “十拥旌节, 两登相位, 三掌邦计, 再领盐铁。”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明相国》: “公于 乾隆 丙子、丁丑间即从征 西域 , 久拥旌节。”
        竹节花:    烟火的一种。    ▶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烟火》: “又有霸王鞭、竹节花、泥筒花、金盆捞月、叠落金钱, 种类纷繁, 难以悉举。”
        旌蒲:    古时徵聘贤士所用的旌帛和蒲车。    ▶ 《后汉书‧逸民传序》: “旌帛蒲车之所徵贲, 相望于岩中矣。”    ▶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 “旌蒲出 鲁 , 贲帛归 齐 。”
        旌表:    jīngbiǎo封建统治者用立牌坊或挂匾额等表扬遵守封建礼教的人。
        旌色:    旌旗的色彩。    ▶ 汉 徐干《中论‧爵禄》: “登高而建旌, 则其所视者广矣;顺风而振铎, 则其所闻者远矣。 非旌色之益明, 铎声之益远也, 所托者然也。”
        旌褒:    表彰。    ▶ 唐 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序》: “伏惟陛下有 唐尧 如天如神之德, 宜加旌褒, 合于上下。”    ▶ 宋 司马光 《除郝质》: “属是斋祠之谨, 复兼扈从之劳, 不有旌褒, 曷昭倚注。”    ▶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旌脱纲王晟死节》: “ 景泰 中, 盛 奏旌褒用兵地方死节之臣。”
        旌舆:    招贤用的车子。    ▶ 《晋书‧儒林传‧虞喜》: “方今圣德钦明, 思恢遐烈, 旌舆整驾, 俟贤而动。”
        旌贤:    亦作“旍贤”。  表彰贤人。    ▶ 《后汉书‧胡广传》: “臣闻德以旌贤, 爵以建事。”    ▶ 《三国志‧吴志‧贺邵传》: “宜率身履道, 恭奉神器, 旍贤表善, 以康庶政。”    ▶ 《宋书‧武帝纪下》: “可遣大使分行四方, 旌贤举善, 问所疾苦。”    ▶ 《旧唐书‧李晟传》: “阙而未录, 孰谓旌贤。”
        旌羽:    旌旗。 因有羽饰, 故称。    ▶ 晋 成公绥 《正旦大会行礼歌》: “铿金石, 扬旌羽;纵八佾, 巴 渝 舞。”    ▶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油幢表》: “奉诏赐车一乘……朱箱玄盖, 犹照 汉 篆, 皆旌羽勿差, 功庸匪滥。”    ▶ 唐 许景先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郊云驻旌羽, 边吹引金钲。”
        旌贲:    褒美。    ▶ 《梁书‧处士传‧何胤》: “昔荷圣王眄识, 今又蒙旌贲, 甚愿诣阙谢恩。”    ▶ 唐 司空图 《寿星述》: “英衮赞翘勤之旨, 幽人荷旌贲之恩。”    ▶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佑元年》: “ 准 既赠中书令, 亿 宜蒙旌贲。”
        旌罕:    旌旗。 罕, 旗名, 帝王所用。    ▶ 唐 赵彦昭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 “六龙驻旌罕, 四牡耀旗常。”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旌罕"什么意思
  2. "旌羽"什么意思
  3. "旌舆"什么意思
  4. "旌色"什么意思
  5. "旌节"什么意思
  6. "旌蒲"什么意思
  7. "旌表"什么意思
  8. "旌褒"什么意思
  9. "旌贤"什么意思
  10. "旌贲"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