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拼音:zhōng guó dì yī lì shǐ dàng àn guǎn
- 注音:ㄓㄨㄙ ㄍㄨㄛˊ ㄉㄧˋ ㄧ ㄌㄧˋ ㄕㄧˇ ㄉㄤˋ ㄢˋ ㄍㄨㄢˇ
词语解释
中国国家档案馆之一。前身是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文献部。曾多次更名,1980年改今名。馆址北京。藏有1371年至1911年明清宫廷档案和中央机关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档案馆: 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机构。 我国中央及各省市都建有此机构。 ▶ 周 朝的天府, 汉 朝的兰台、东观, 唐 朝的史馆, 宋 元 的架阁库, 明 朝的皇史宬, 清 朝的内阁大库, 都是 中国 历代王朝集中保管档案的地方。
- 档案: dàng àn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和材料:人事~ㄧ科技~。
- 历史: lìshǐ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ㄧ人类的~。②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③过去事实的记载。④指历史学。
- 中国: zhōngguó[China] 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面积9600000平方公里,人口12亿(1994),首都北京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zhōngguó(1)[Central Plains]∶指中原地区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2)又驱中国士众。将中国人。(3)[capital]∶京城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 一历历: 方言。 逐渐。 ▶ 梁斌 《红旗谱》三一: “军阀混战, 苛捐杂税太多。 工业品贵, 农业品贱, 谷贱伤农, 农村经济一历历地破产了!” 梁斌 《播火记》十: “他已经扛了二十年长工, 身上带着全般武艺, 可是繁重的劳动夺去他的青春, 一历历地身子骨儿越老越瘦。”
- 第一: dìyī①排列在最前面的:他考了~名。②最重要:百年大计,质量~。
- 历史剧: lìshǐjù指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
- 历史观: lìshǐguān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 中国字: zhōngguózì中国的文字,特指汉字。
- 中国海: zhōngguó hǎi[China Sea] 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总称。四海相连,环布亚洲大陆东南部,面积470万平方公里
- 中国画: zhōngguóhuà国画。
- 中国话: zhōngguóhuà中国人民的语言,特指汉语。
- 中国通: zhōngguótōng[China watcher;Chinese expert] 研究中国及其政府的专门学者或观察家。亦称“中国问题专家”
- 历史小说: 小说的一种。 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但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有一定历史依据。 ▶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 “对于历史小说, 则以为博考文献, 言必有据者, 纵使有人讥为‘教授小说’, 其实是很难组织之作。”
- 历史语词: 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 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 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 第一义: 1. 佛教语。 指最上至深的妙理。 也称第一义谛、真谛、胜义谛。 与世谛、俗谛或世俗谛对称。 ▶ 《大乘入楞伽经‧集一切佛法品》: “第一义者是圣乐处因言而入, 非即是言。 第一义者是圣智内自证境, 非言语分别智境。 言语分别不能显示。” ▶ 《坛经‧付嘱品》: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 唐 杜甫 《谒文公上方》诗: “愿闻第一义, 回向心地初。” 2. 泛指最为重要的道理。 ▶ 明 罗洪先 《论学书》: “力行是 孔 门第一义。” ▶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五》: “我有一位朋友说得好: ‘要我们保存国粹, 也须国粹能保存我们。 ’保存我们, 的确是第一义。”
- 第一人: 1. 指才能、德行、姿容等方面最好的人。 ▶ 《梁书‧刘孝绰传》: “﹝ 刘孝绰 ﹞出为 上虞 令, 还除秘书丞, 高祖 谓舍人 周舍 曰: ‘第一官当用第一人。 ’故以 孝绰 居此职。” ▶ 唐 杜甫 《哀江头》诗: “ 昭阳殿 里第一人, 同辇随君侍君侧。” ▶ 《新唐书‧李揆传》: “ 揆 至 蕃 , 酋长曰: ‘闻 唐 有第一人 李揆 , 公是否?’ 揆 畏留, 因绐之曰: ‘彼 李揆 , 安肯来邪?’” 宋 陈师道 《谢赵生惠芍药》诗之三: “一枝剩欲簪双髻, 未有人间第一人。” ▶ 《花月痕》第十四回: “ 痴珠 细细打量一番, 好像见过的人, 遂向 稷如 道: ‘这个姑娘就是并门花谱第一人么?’ 稷如 笑道: ‘正是 秋痕 , 先生见过?’” 2. 指科举中式名列第一者。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品术‧状元》: “《东斋遗事》: 蔡齐 及第第一, 诏自今第一人及第令给七人, 当直许出入, 则两对引喝传呼。”按, 《宋史‧蔡齐传》作“﹝举进士第一﹞诏金吾给七驺, 传呼以宠之。 状元给驺, 自 齐 始也。”七驺, 即七名侍从。
- 第一号: 犹言第一流。 形容程度上达到极点。 ▶ 《小说选刊》1981年第8期: “ 德祥 老师傅可真是天下第一号大好人, 不是他帮我搞自动化, 向阳厂早垮了。”
- 第一品: 犹言第一等。 ▶ 《南齐书‧萧惠基传》: “当时能棋人 琅邪 王抗 第一品, 吴郡 褚思庄 、 会稽 夏赤松 并第二品。” ▶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此人生得肌如雪晕, 唇若朱涂, 一个脸儿, 恰像羊脂白玉碾成的, 那里有什么 裴楷 , 那里有什么 王衍 , 这个 杨元礼 , 便真正是神清气清第一品的人物。”
- 第一声: 指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去四类字调中的阴平声。 如“哀”“方”“肌”“秧”等字调为第一声。
- 第一官: 指最重要的官位。 ▶ 《梁书‧刘孝绰传》: “﹝ 刘孝绰 ﹞出为 上虞 令, 还除秘书丞, 高祖 谓舍人 周舍 曰: ‘第一官当用第一人。 ’故以 孝绰 居此职。” ▶ 唐 刘禹锡 《唐故宣歙池都团练观察使王公神道碑》: “其在 宣州 , 李公 再入相, 议以第一官处之, 牢让不取。”
- 第一审: dìyīshěn指法院对诉讼案件的初次审判。简称一审。
- 第一性: 直接的、原始的、感性的。 ▶ 张天民 《创业》第三章: “干部要有个婆婆嘴, 整天在你耳边嗡嗡: 要重视第一性资料。” ▶ 《人民日报》1972.2.12: “在科学实验中坚持实践第一, 大搞调查研究, 详细地、大量地占有第一性材料。”
- 第一手: dìyīshǒu亲自实践、调查得来的;直接得来的:~材料ㄧ~知识。
- 第一流: dìyīliú(1)[first]∶地位,重要性或价值最高当今第一流的美国演员(2)[first-rate]∶极好的(3)[high]∶列为最好的、头等的或最合格的要是一个叫牌人是第一流的老手该多好(4)[topflight]∶最卓越的(5)[foremost]∶技术领先的钟是现代技术中第一流的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