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存款准备率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调整幅度。
  2. 对不同存款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率
  3. 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
  4. 为克服法定存款准备率过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从1985年开始将法定存款准备率统一调整为10%。
  5.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6. 法定存款准备率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即便如此,对于紧缩流动性而言,目前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历史新高仍然还不是一个终结,中央银行仍有继续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的可能性。
  8. 但我国从2006年7月以来,在两年时间里中央银行已18次地采取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的措施,由7.5%一直提高到17.5%,其中七次创造了历史新高。
  9.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10.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透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11. 过高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使当时的专业银行资金严重不足,人民银行不得不通过再贷款(即中央银行对专业银行贷款)的形式将资金返还给专业银行。
  12.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手段来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
  13. 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多年来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大传统的政策工具有时也称为“三大法宝”,主要用于调节货币总量。
  14. 通常而言,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只有在一国宏观经济出现大的周期性变化时才会采用,而且即使出现周期性变化,采取这一措施的频率也不会太高,调整的幅度不会太大。
  15. 局限性:①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效果比较强烈,致使它有了固定化的倾向;②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
  16.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包括两部分,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率,目前为6%,即接受存款的商业银行必须把存款的6%上存中央银行,与法定存款准备率对应的准备金就是法定准备金。
  17. 更多例句:  下一页

相关词汇

  1. "法定从重"造句
  2. "法定存款准备金"造句
  3.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造句
  4.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造句
  5.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造句
  6. "法定措施"造句
  7. "法定代表"造句
  8. "法定代表律师"造句
  9. "法定代表人"造句
  10. "法定代理"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