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定义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分别签订了3个《侵略定义公约》。
  2. 侵略定义问题在联合国进行了长时期的讨论。
  3. 公约接受了以苏联提案为基础的、在裁军会议安全问题委员会报告中所说明的侵略定义
  4. 1953年和1956年联合国大会曾两次设立侵略定义问题特别委员会研究侵略定义问题,1957年特别委员会工作中断。
  5. 1967年联大第三次设立侵略定义问题特别委员会,经过7届会议的审议,到1974年12月14日,联大才通过了特别委员会提出的《侵略定义》草案。
  6. 侵略定义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此外,他于50年代还撰写了《制定侵略定义的历史问题》、《世界人民坚决反对美国对日本的和约》、《战争罪行的新概念》等论著。
  8. 1974年第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中,就有“由侵略行为而取得的领土或特殊利益,不得也不应被承认为合法”。
  9. 因为第2条第4款的禁止性规则适用于国家之间的关系,《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所规范的也是一国或以国家名义对另一国使用武力的行为。
  10. 从1950年联合国大会审议此问题,直到1974年12月14日第二十九届联大才通过了一项《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大会建议安理会在确定是否发生了侵略行为时,以该定义为指导。
  11. 苏联所提的侵略定义是针对帝国主义当时经常采取的侵略形式和借口的,对于禁止侵略战争的国际法原则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苏联的主张未能得到各国的普遍支持。
  12. 相关:联合国大会通过的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所宣布的第1项原则和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第5条均规定,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取得的领土或特殊利益均不得亦不应承认为合法。
  13. ”《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的序言指出,侵略是非法使用武力的最严重和最危险的形式,其第3条第7款还规定了武装小队的行为构成侵略的严重性或实际卷入标准,这为1991年《危害人类和平及安全治罪法草案》第15条第4款第7项所重申。
  14. 1933年缔结组织公约后,成立了小协约国常设委员会和常设秘书处,以协调3国政策,加强经济合作,对付德意扩张,继又反对认可修改凡尔赛体系诸和约,反对认可企图由大国主宰欧洲事务的英法德意4强公约,参加《侵略定义公约》,支持苏联参加国联。

相关词汇

  1. "侵略别国"造句
  2. "侵略成性"造句
  3. "侵略的"造句
  4. "侵略的魔爪"造句
  5. "侵略地"造句
  6. "侵略定义公约"造句
  7. "侵略国"造句
  8. "侵略军"造句
  9. "侵略军到处烧杀抢掠"造句
  10. "侵略军队"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