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汇通派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中西医汇通派在世纪之交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
  2. 中西医汇通派对近代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从临床上看,代表中医学的主流依然是中西医汇通派
  4. 有人认为,中西医汇通派在近代“一度代表着中医学发展的主要潮流”。
  5. 唐宗海,字容川,四川彭县人,中医七大派“中西医汇通派”创始人之一。
  6. 中西医汇通派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作为卓越的临床家和中西医汇通派的著名代表,张锡纯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8. 祝味菊,20世纪初泸上著名的中医学家,民国时期15名最重要医家之一,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
  9. 目前认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汇通成就,大体上以“汇而未通”之评为定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10. 中西医汇通派是近代中医发展史上一股强劲的潮流,他们为在中医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1. 由于不同的动机、不同的方法,中西医汇通派又有着不同的思潮和方法,在汇通的进程上也有不同的深度和广度。
  12. 中西医汇通派较早的代表,他认为中西医原理是相通的,中西汇通主要是用西医印证中医,从而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
  13. 因时代和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当时的中西医汇通派的汇通成就,大体上以任应秋“汇而未通”之评为定论。
  14. ”受当时日渐盛行的西洋医学影响,从维护中医的愿望出发,试图进行中西汇通,以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成为中国早期中西医汇通派代表人物。
  15. 《医林春秋??上海中医中西医结合发展史》说他是民国时期15名最重要的医家之一,是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学兼中西,擅长内科,喜用附子、麻黄、桂枝等温热药,尤善用附子,屡起沉疴,名噪一时,时人誉为‘祝附子’。
  16. ”曾成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因此,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

相关词汇

  1. "中西药品"造句
  2. "中西药压片机"造句
  3. "中西医"造句
  4. "中西医粹"造句
  5. "中西医会诊"造句
  6. "中西医结合"造句
  7.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造句
  8.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造句
  9. "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造句
  10.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