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学派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资源学派试图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能力学派的分析)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结构学派的分析)结合起来,从而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2. 资源学派认为,使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有时是一些复杂的社会资源,例如,企业高管层的人际关系,企业的文化、企业在供应商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企业的社会声誉和各种社会关系等。
  3. 在本论文中,笔者从电信市场寡头竞争的本质出发,综合运用了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能力学派三大现代战略理论流派的有关观点,构建了适于电信企业的竞争力分析框架:产业结构分析? ?企业swot分析? ?竞争对手行为分析。
  4. 资源学派是竞争战略的综合理论分析框架,其某些理论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出现,以沃纳菲尔特(B.Wernerfelt)、大为?柯林斯(David J.Collis)、塞西尔?蒙哥马利(Cynthin A.Montgomery)等为主要代表的资源学派,是目前最为流行、主导企业竞争力理论论著基调的主流学派。
  5. 该理论框架的构建、分析和应用,是多种主流理论分析的结果。理论的原始架构直接来自企业战略领域中著名学说资源学派的代表性著述《竞争优势的奠基石:资源学派的观点》 。以这篇著述为基础,本文分别讨论了竞争优势保持持续的四个条件。
  6. 资源学派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资源学派主要著作及代表人物有:《企业资源学说》(沃纳菲尔特,1984),《企业战略理论》(罗特尔曼,1984),《知识和能力作为战略资产》(温特,1987)《战略管理和经济学》(罗特尔曼、提斯(David J.Teece),1991),《竞争优势的奠基石:一种资源观》(皮特瑞夫,1993)等等。
  8. 波特为代表的行业结构学派认为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时要与企业所处的环境相联系;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人物的资源学派认为在制定战略时,内部环境比外部环境更重要,比较注重制定战略所需资源的积累,和行业结构学派侧重于外部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9. 本文通过对零售业的产业特征以及资源特性的分析,以资源学派的理论观点为理论依据,结合结构学派、能力学派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动态能力理论等新竞争战略思想形成了以资源基础的零售业国际竞争战略理论,并将这一理论运用于解释我国零售业的国际竞争战略问题。
  10. SWOT分析,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将公司的内部分析(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以能力学派为代表)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
  11. 文章吸纳最新的战略理论,通过对定位学派、资源学派和过程学派三种代表战略理论的分析,得出企业战略整合模型,再系统结合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的具体特点,剖析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发展误区,指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发展方向,确立电力多种经营企业的战略要素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协同关系,提出电力多种经营企业整合战略。
  12. 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基础,结合了竞争战略的行为与过程分析理论以及资源学派的先进思想作为补充,通过对三一集团现有发展战略以及现有业务单元经营战略的分析研究,全面评价了公司能力与发展战略的匹配状况,并提山在高速扩张阶段三一集团所面临的战略问题和战略选择,引出三一集团进入客车产业这一新的战略发展思路。
  13. 从此企业能力理论开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的流派,其中一派是资源学派,它以沃纳菲尔特及其发表懂得《企业资源学说》为起始标志,经过里普曼、罗曼尔特温特、巴尼(Jay B.Barney)、申德尔(Dan E.Schendal)、库尔(Karel Cool)、迪瑞克斯(Ingemar Dierickx)、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库勒(Kathleen R.Conner)、皮特瑞夫(Margaret A.Peteraf)、柯利斯(David J.Collies)、蒙哥马利(Cynthia A.Montgomery)等人的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14. 更多例句:  上一页  

相关词汇

  1. "资源需求计划"造句
  2. "资源许可"造句
  3. "资源许可制度"造句
  4. "资源学导论"造句
  5. "资源学会"造句
  6. "资源循环利用"造句
  7. "资源循环再生"造句
  8. "资源寻租"造句
  9. "资源压力"造句
  10. "资源遥感"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