谀墓造句

"谀墓"是什么意思   

例句与造句

  1. 认为立碑“谀墓”不能名留千古;只有施行仁政,品德高尚者,虽无碑碣,却能“至今道其名。
  2. 迁太常博士,独为袁燮议谥,余皆阁笔,因叹曰:「幽、厉虽百世不改,谥有美恶,岂谀墓比哉?
  3. 而其舒徐有致、简易平实的文风,其谦恭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更使一切浮华失实的谀墓文字黯然失色
  4.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谀墓》:“从来志状之属,尽出其家子孙所创草稿,立言者随而润色之,不免过情之誉
  5. 内容十分丰富,但全文连题目(6字)只有140个字,言简意赅,精练丰赡,颇有史家笔法的特色,绝非一般言不由衷的“谀墓”之辞。
  6. 谀墓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30页)此诗既赞扬了刘?不畏权贵的“撒野”,又讥讽了韩愈不辨是非的“谀墓”,而这也体现了俞正燮正直而不屈的学者风骨。
  8. 韩文公起八代衰(99),若但作《原道》、《谏佛骨表》、《平淮西碑》、《张中丞传后》诸篇,而一切谀墓这文不作,岂不诚山头号(100)乎!
  9. 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
  10. 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
  11. 题内言:杨之序叶,也是情见乎辞,易误会为古之“谀墓”,今之“悼词”,死后个个“完人”,和前述叶之“反动”种种,似乎难以接轨搭界。
  12. 〉之比较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4期)、《“退之服硫黄”五说考辨》(《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4期)、《实录与谀墓》(《文史知识》1999年5期)、《读〈清代扬州学记〉札记》(《历史文献研究》总18辑,1999年9月)等文。
  13. 谀墓”之作,但全祖望这篇《亭林先生神道表》却中一篇有血有肉的文字,简要而又鲜明地记述了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和朴学大师顾炎武的一生,讴歌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表彰了节经世致用与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他深厚的崇敬之情,是一篇十分优秀的人物传记。
  14. 更多例句:  上一页  

相关词汇

  1. "诿罪"造句
  2. "谀"造句
  3. "谀辞"造句
  4. "谀词"造句
  5. "谀媚"造句
  6. "谀巧"造句
  7. "谀舌"造句
  8. "谀史"造句
  9. "谀顺"造句
  10. "谀赞"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