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砒造句

例句与造句

  1. 在中草药中有一些药物不仅具有毒性,甚至是剧毒,如:水银、斑蟊、红砒石、白砒石等。
  2. 十月十二日,杭州知府陈鲁对杨乃武动大刑,杨屈招:“在爱仁药堂买红砒一包,用于毒老鼠”。
  3. ②治疳疮,坐板疮,脓疱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
  4. 更有甚者,这一带属红砒沙地质区,土质疏松,沙粒粗壮,入河后大浪不能将它们推入海,全沉塞于黄河下游的河床之中。
  5. (《吉林中草药》)②治疳疮,坐板疮,脓泡疮:辟汗草、黄柏、白芷、雄黄、红砒、冰片、艾绒等磨粉,卷成纸条,点燃熏。
  6. 红砒造句挺难的,这是一个万能造句的方法
  7. 先将红砒研细,与指甲、头发同放于大枣内,用碱发白面包好放于木炭火中,煅烧炭样,研细为末,装瓶备用;或用麻油调成50%膏剂。
  8. 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也有些药物毒性较大,如红砒石、白砒石、水银、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藤黄等。
  9. 红枣1枚、红砒1粒(如绿豆大)、冰片少许;将红枣去核,细入红砒,置瓦上,用炭火煅之存性,研极细末,再加冰片少许(约15枚红枣加冰片0.6g)和匀。
  10. 先取红砒O.3g、明矾O.6g(捣碎)混匀后置瓦壶内,四周用炭火烘,火力须猛,约烧2~3小时(黑烟消逝,白烟出现即可),将瓦壶取出,待冷却后,即可得雪白的明矾与砒的化合物。
  11. 【制备方法】第一步:取红砒0.3g,明矾0.6g(捣碎),混合均匀后,置瓦壶内,四面用炭火烘,火力须猛,约烧2~3小时(黑烟消逝,白烟出现即可)将瓦壶取出,待冷却后,即可得雪白的明矾与砒的化合物。
  12. 制法:取大枣去核红砒研末头发剪短,指甲切碎将红砒头发指甲混合放入大枣内外用硷发白面包裹如元宵再将包好的药丸放在煤火或木炭中烧烤(原放是桑木炭火),火力不宜过大,经常翻转,力求受火均匀。
  13. 猪卡耳疗法,是在猪耳朵“卡耳穴”(耳中点至耳尖连线二分之一处)皮下埋植药物治疗预防各种猪瘟热性疾病的方法,是我国民间治猪病的一种传统方法,在清朝张宗法《三农纪》琢篇中,就有记戴,“以红砒,胡椒为末,饭丸如梧子大,刺耳入丸,肿腐效”。
  14. 他从当时当地实际出发,开展硫磺、红砒等农药防治研究,在欧、美学者虽已经证明硫、砒有效,但无法实用于生产的情况下,他解决了不同土壤、湿度下,不同播种时期中的拌种最适药量,与稀释剂等一系列问题,并制订出这两种药物安全有效的种子处理规范化技术,在病区迅速推广。
  15. 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
  16. 更多例句:  上一页  

相关词汇

  1. "红泡泡绿果果"造句
  2. "红喷喷"造句
  3. "红盆村"造句
  4. "红盆地"造句
  5. "红坯砖"造句
  6. "红披风怪人"造句
  7. "红啤梨"造句
  8. "红皮"造句
  9. "红皮白萝卜"造句
  10. "红皮病"造句
电脑版繁體版English한국어日本語

Copyright © 2023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