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厥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痿弱气逆。
▶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冬三月, 此谓闭藏……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 《素问‧生气通天论》: “秋伤于湿, 上逆而咳, 发为痿厥。”
▶ 王冰 注: “湿气内攻于藏府则咳逆, 外散于筋脉则痿弱也……厥谓逆气也。”
- 痿 wěi ㄨㄟˇ1)身体某部分萎缩或失去机能的病:下~。阳~。阳痿
- 厥 jué ㄐㄩㄝˊ1)气闭,昏倒:昏~。痰~。2)其他的,那个的:~父。...
- 痿废 痿缩残废。 ▶ 明 高攀龙 《<营政纪言>序》: “是故山川土田, 肢体也, 有不修饬, 是肢体之有痿废也。” ▶ 清 袁枚 《新齐谐‧木箍颈》: “然颈已痿废, 不能振起, 故以木板箍之而加铁焉。” ▶ 《医宗金鉴‧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热在上焦者, 因咳为肺痿”集注引 喻昌 曰: “《金匮》治法, 贵得其精意……如半身痿废及手足痿软, 治之得法, 亦能复起。”
- 痿人不忘起 痿痹的人不忘起行。 比喻情切。 ▶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 韩王 信 报 柴将军 书: ﹞仆之思归, 如痿人不忘起, 盲者不忘视也, 势不可耳。” ▶ 清 陈维崧 《<溉堂前集>序》: “今年 孙子 ( 孙枝蔚 )年四十馀, 发毵毵然白……然犹时时为 秦 声, 其思乡土而怀宗国, 若盲者不忘视, 痿人不忘起, 非心不欲, 势不可耳。”亦作“ 痿者不忘起 ”。 ▶ 唐 柳宗元 《种仙灵毗》诗: “痿者不忘起, 穷者宁复言?”
- 痿弱 肢体萎缩软弱。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主治一‧痿》: “白胶、鹿茸、鹿角、麋角、腽肭脐, 并强阴气, 益精血, 补肝肾, 润燥养筋, 治痿弱。”
- 痿不忘起 痿不忘起 基本解释:痿:肢体萎弱。肢体萎弱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意志坚强。
- 痿损 枯萎损伤。 ▶ 《南史‧徐嗣伯传》: “明旦痈消, 树边便起一瘤如拳大。 稍稍长二十馀日, 瘤大脓烂, 出黄赤汁斗馀, 树为之痿损。”
- 痿易 谓痿弱无力。 ▶ 《素问‧阴阳别论》: “三阳三阴发病, 为偏枯痿易, 四支不举。” ▶ 王冰 注: “三阴不足, 则发偏枯;三阳有馀, 则为痿易。 易谓变易, 常用而痿弱无力也。” ▶ 张志聪 注: “痿易者, 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
- 痾瘵 痾瘵拼音:kē zhài 注音:ㄎㄜ ㄓㄞˋ 词语解释泛指痼疾。 唐 刘知几 《史通·书志》:“四支六府,痾瘵所缠,苟详其孔空,则砭灼无误,此养生之尤急也。” 唐 韦应物 《酬张协律》诗:“感兹栖寓词,想復痾瘵缠。”
- 痿疲 谓疲弱不振。 ▶ 明 李贽 《四书评‧孟子‧尽心上》: “ 孟子 之‘睟面’‘盎背’‘四体不言而喻’, 方是‘践身’, 他人都是疲癃残疾痿疲不仁之人。” ▶ 张锺瑞 《土耳基立宪说》: “然人民之精神, 苟不以全力注之, 徒弄口头语言以为争辨, 而行为进行或乃以逊懦痿疲出之, 则其权利亦终无取得之一日, 且反因此而获最大之痛苦。”
- 痾痒 痾痒 基本解释:1.见"疴痒"。